在「框化」的影像窄空間(反廣延空間)中,電影成為極特殊的框線審美經驗,其意味框線從空間的渾沌中顯影,觀眾被賦予觀看框的複眼,這是關於框-影像的「感性分享」(partage du sensible)。最終,即使在少框或無框的尋常視野或其他導演的影像中,似乎亦能對一切框線可能性擁有超級敏感的知覺。蔡明亮意味著框的無所不在或一切的「裝框」,然而,在蔡明亮電影中我們亦已可看到某種「逃離蔡明亮的方法」:封住框、熄滅光源或只留存局部微光,換言之,在可視性門檻上迫出純粹的光學影像(image optique)。《你那邊幾點》的母親遮閉窗戶點燃燭光,但光源映射的範圍不免仍曝現「小康之家」的各種空間框線與條紋;但在幽冥的三溫暖小室(《河》中的父子性愛1’32”39-1’38”24)或僅存打火機微光的魆黑中(《臉》中卡斯塔與諾曼的性愛1’17”54-1’21”23),蔡明亮的人物終於得以從交疊的框紋中解放出來,身體在平滑的暗黑空間中獲得徹底自由。在此,視覺僅停駐於「臨界的感光點」上 ,其跟隨低限照亮的身體如同在肉體上遊移撫觸的手,影像在肌膚幽微閃爍的動感中被賜予唯物性並成為「僅可被感受之物」,視線不再被動接受光線而成為觸視(haptique),在黑暗與光明的隱晦交界上流變為欲望之流。
簡直就是Georges de la Tour 的畫的重現啊!!
回覆刪除這個鏡頭真是太漂亮了!
回覆刪除但有點疑問,蔡明亮意味著框的無所不在或"裝框",當眶被封住或是撤離之後的蔡明亮電影除了是"逃離蔡明亮的方式"之外的同時,還是什麼?!蔡明亮有在此隨著框撤離了嗎?!或是可說"蔡明亮"已經轉型成文章後半所述的光影狀態(蔡明亮的變態?)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