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31

高等經驗論

德勒茲對先驗經驗論的構思,其所發展、連結與問題化的相關概念(如「幽暗先驅」、「無影像思想」、「僅能被感覺者」、「迫使思考者」等) ,最終在《差異與重複》中舖設成一極具批判性的繁複抽象機器。

一方面,這是對柏拉圖的再現、笛卡兒的我思與康德的先驗從事激進的哲學批判,企圖由此拒絕與終止一切同一性思想的再度引進;另一方面,基於對在己差異與為己重複的深刻探索,德勒茲在先驗與經驗的往返間建立一門他命名為先驗經驗論的「高等經驗論」(empirisme supérieur),其首先主張「超越練習(exercice transcendant)不應是經驗練習的移印(décalqué)」 ,而是由致使錯亂、失常、脫軌的極致強度所開啟與給予。德勒茲的哲學似乎便建立在這個重要的條件上,思想不來自某種「共感」(sens commun)的假設(康德),也不由「良知」(bon sens)的均勻分配所保証(笛卡兒),而是必須招喚某種強度,在此,每一能力(faculté)「掌握專屬於它之物」並因此在一種「特屬於它的激情」中「被帶到其失常的極致之點」(DR, 186)。

換言之,高等經驗論離不開由特異激情所標誌的極致之點。一切可感、可思與想像在此被專屬強度迫往不再可感、不再可思與不再可想像的能力界限上,且正是在臨界諸能力「可」與「不可」的界線上,高等經驗論所尋覓的、具有先驗性的「僅可被感受」、「僅可被思考」與「僅可被想像」(ce qui ne peut être qu’imaginé)迫出。換言之,先驗經驗論其實指向一種介於經驗與先驗之間的獨特操作,以極思辯的論述翻轉從事兩者之間的辯證關係,使得經驗可感成為先驗的sentiendum,經驗可思成為cogitandum,經驗可述成為loquendum,經驗想像成為imaginandum。而在德勒茲哲學中,思想正奠基於這門由專屬強度所強勢翻轉、摺曲的暴力運動之中。



1 則留言:

  1. 在德勒茲的empiricism and subjectivity一書中關於高等經驗論的論述,描述的方式與社會的關係是以何種方式出現呢??是否要對休謨的理論有著全然透澈的探討後才能理解??如果是,該如何去研究休謨的理論(只能獨到英譯版)~~~~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