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2

《法國人如何思考?》導言

彷彿是一場冗長寓言的開始,或者更像是其結束,我們這一代的法國思想家從八十年代起逐一隕落、離場,像是持續敲響著喪鐘的死亡劇場。先是沙特,哀悽的人們宛如國喪般一路從蒙帕那斯墓園迤邐而出,望不見盡頭。接著很快輪到阿圖塞、拉崗、傅柯、西蒙德波娃,然後是德勒茲、列維那斯、李歐塔…,一整個陰鬱靜默的九十年代吶。

正是在這樣的九十年代裡我隻身飛往法國「讀當代哲學」,幾乎沒有人知道那確切是什麼,包括我自己。抵達巴黎不久後的某日中午,我困頓不已地窩在咖啡座裡吃早餐,不遠的街上就是週日市集,陽光裡人聲鼎沸。鄰座豎起的《解放報》上印著一張大幅黑白照片,我並不知世界其實已經改變了,但在那張顛倒的照片裡,有著我曾無數次凝視的臉孔,以及我渴望著有一天能參透的秘密。在11月溫煦的陽光下我緊盯著前方報紙上的頭條新聞,不是很能理解那幾個粗黑字體的意思。我推桌離開咖啡館,心臟遽烈跳著,在街角買了同一份報紙匆忙返家,幾分鐘後我查完字典終於知道發什麼事了。1995年11月4日德勒茲從巴黎住處一躍而下,「我就此孤單漂泊…」德希達後來無限哀傷地在悼文中追憶著,「我們這代人」。

在大師一一撒手的年代裡,有著我法國經驗的開始,甚至從零開始的熱切。在我身上銘刻的是台灣終於解嚴後大學裡嘈切吵雜的熱鬧,那是學院裡仍然爆炸閃光的最後年代,剛留美歸來的老師們像新綻放的枝枒帶來清新熱烈的氣息,各種思潮翻飛噴湧,後現代、性別、文化研究、拉美文學、新馬克思主義…在不同的課堂、雜誌與社團聚會裡高歌猛進,還是學生的我們深受鼓舞,世界好大理想好遠,畢業後紛紛像雛鳥離巢振翼想飛得更高更遠。

留學美國是主流,台北南陽街的托福補習班是進入美國大學的入口,幾乎沒有選擇的可能。我的老師,台灣文化研究的祭酒,毫不考慮地要我千萬別去法國。然而我終究是個不聽話的小孩,糾結許久最後還是買了一張單程機票去了巴黎。在時代的氛圍裡,我其實並不孤單,那幾年前往法國讀書的人開始多了起來,只是當時我並不知道。

德勒茲已經死了,在巴黎的時光裡,我跟著德希達的追隨者每週三前往社科院旁聽,德希達總是在3、4百人的屏息中準時走進巨大的階梯講堂,擺滿了錄音機的講桌發出幾十卷錄音帶一起轉動的沙沙聲,他脫下大衣後坐下來便開始讀稿,如儀式般莊嚴。2小時之後開放提問,一個中年胖子總是不同意德希達剛剛才宣布的「真理」(真理恰恰相反,或者是相反的再相反又相反,如此無窮無盡),一生一世固執地咬住他,德希達出現在哪裡他就跟著到哪裡,也總有著從世界各地前來朝聖的人們,與讓人羨慕地喊著德希達名字Jacques與他親切討論的友人。雖然我總是無法真正欣賞德希達的思想,但那仍是哲學盛世的景觀。偶爾我也跟著拉崗的追隨者換了重重地鐵走進J.-A. Miller的幽黯講堂裡,與一群西裝革履的精神分析師遙望著拉崗女婿的風采,耳裡反覆積滿潛意識、佛洛依德、轉移與幻想的法語字彙。有幾年間也風雨無阻地前往巴迪歐晚上的大型講座,在充滿致癌石棉的空氣中試圖與哲學家一起批判時代的意識型態。

那是巴黎生活的日常,就像是臨時興起想看羅浮宮某一幅畫,跳上地鐵後幾十分鐘便能站在真跡前默默流淚。週間的哪日該搭哪一線地鐵像與哲學家的某種生死承諾般出現在課堂上,竟也成為日常風景,就像每日到麵包店買一根長棍麵包,到熟食店買一塊肉凍或返家時順道捎一瓶晚餐的紅酒。

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幾乎就是當代法國哲學的萬神殿,歷來的專任師資有傅柯、德勒茲、李歐塔、洪席耶、巴迪歐,族繁不及備載。從68年慷慨高歌的梵仙校區遷到聖丹尼後,已經嗅不到什麼革命氣息,校園雜亂,哲學系辦公室隱藏在路徑複雜錯生的巨大建築深處,據說是傅柯當年從戰亂中救出來的學生,系秘書突尼西詩人Zouzi蓄滿白鬚端坐於黑暗之心,他已垂垂老矣,上課前我得去跟他貼臉,他扎人的鬍莖蓄著好聞的菸草味,從此融入了我對巴黎八大哲學系最私密的記憶裡。

每二週我搭著久久的地鐵再轉公車到八大上課,老哲學家Schérer的課堂徹底改變了我;每二週的另一天則在市區的國際哲學院乖乖追隨洪席耶的美學課程,他是我的指導教授,在愈來愈大的名聲中,洪席耶一逕拘謹,不管演講或上課都是老花眼鏡戴上攤開講稿便讀,連跟聽眾問好都免了,大家思想平面上見。他太太數十年來隨行聽課,2009年我邀請夫婦倆來台灣時,她終於發現我並不怎麼研究他先生的思想(甚至不如她),於是改口叫我「叛逆的弟子」。

如果我在九十年代的法國生活曾瞥見了六八世代的最後餘輝,那麼哈札里辛格的《法國人如何思考?》似乎寫出了史前史,從啟蒙運動經大革命到十九世紀的烏托邦主義與共和思想,從笛卡兒出發,繞經廬梭、狄德羅、孔德、傅利葉、普魯東、雨果…,最後止於沙特。很能說明兩個世紀以來法國人獨特與活躍的思想根源,一種「法式思維」與「法國精神的本質」,其特點在於這是「一種形式、風格、氣質的重要性不亞於內容的宇宙觀」,「始終追求啟發的理想態」。

本書可以作為法國現代思想的背景說明,哈札里辛格以英國人的眼光從政治與人文史料中簡捷勾勒出法國自啟蒙運動以來所浮現的獨特思想影像,其創造、鬥爭、辯證與轉折,逼真而鮮活,值得一讀。可惜的是,對於六八世代的哲學家,亦即被稱為「當代法國哲學」的世代,作者並未多所著墨,主要提及的三人中,傅柯(「某些核心概念…至今仍不精確得令人懊惱」),德希達(「德希達的概念就像過眼雲煙」)與布希亞(「高盧人卻沉溺在德希達與布希亞那不知所以的文字遊戲中」)都以一種化約式的批評解決,作者的思想熱情顯然仍投注在沙特上(「沙特的思想遺產仍然是批判、討論與靈感的源泉,這也是法式思維一個重要特徵的表現」),對於稍後壯大發展且影響遍及全球的六八世代,作者的態度相當保留,在關於廿世紀下半葉的討論中多次提及的李維(B.-H. Lévy)是七十年代崛起的「新哲學家」,擅於以電視報章等媒體操作議題,思想的深度與創造性遠遠難望六八世代項背。就這個意義來說,很可以理解何以本書由法國啟蒙運動的輝煌烈燄中揭開,後半卻逐漸朝向「衰弱的體現」與「歷史的終結」等悲觀的結論。

有點遺憾的,德勒茲是本書的空缺。比起德希達與傅柯,德勒茲的思想或許更尖銳地突顯本書作者頌揚不已的「法式思維」,如果「革命與分裂直到目前都是法國人文科學的重要詞彙」,那麼德勒茲所留下來遺產正是對本書所描繪風景的最勇敢雄辯,讓我們見識到「法國精神」對於人心的啟發究竟可以激越到何種鮮活生猛的程度,並因此動容,受到感召。

就在德勒茲過世一年後,紀念他的研討會在索邦的階梯大講堂舉辦,法國學界裡的「德勒茲主義者」(與反「德勒茲主義者」)紛紛到場發言,聽眾更是塞爆了會場。在十九世紀雕琢裝飾的古典空間裡,笛卡兒、帕斯卡與眾多法國思想家的雕像居高環視,與會學者爭妍鬥豔,華麗的辭藻與戲劇性的肢體紛飛,誠如本書作者所言,精采之處「不亞於內容」。那是我的「法式思想」震撼洗禮,第一次我聽到法國當代哲學的各種曼妙概念凌空飛舞、撞擊並即時迸出火花,原來世界已經用一種完全不同的辭彙被表達,而且比我所熟知的更充滿誘惑與趣味,儘管還要許多年後我才能理解這意味什麼。

《法國人如何思考?》充滿誠意地為理解當代法國思想舖展了綿延二個世紀的準備材料,這是從啟蒙運動以來不斷激生各種思想衝擊的想像力大爆發史,死亡與生機滿滿地填充著這個偉大的歷程,法國是為了擴增宇宙的差異維度而生的概念,不管在政治、思想、藝術或生活型態(烹飪、時尚與奢侈品)上,二百年來矢志不渝,或許正是這本書所呈現的動人風景。


《法國人如何思考?》導言,Sudhir Hazareesingh著,台北:商周出版,2017/01



2 則留言:

  1. 多了一號新人物的樣子?!

    回覆刪除
  2. 這時的我回想起多年前在關渡山上,走進教室聽著上述文章內容在多年後反覆凹折出的內容,必須說真是改變了自己三十年來知識運作的方式。從那時的某一天起,從那空間的某次問答開始,從某一段文字的閱讀當下,我頓悟了這也是此生必須投身的無盡工作,為了新,為了創造這件事。

    take care and thank u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