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04

《詞與物》記事之六:dispositif

畫中凝神握筆的畫家(凝視著我們),畫中的畫(背對著我們),交織出身份疊置錯亂的畫外的畫家、畫內的畫家、模特兒與觀畫者(都是Valazquez,或都是我們!)。

這是傅柯透過《宮娥圖》所點出的著名布置(dispositif)。一切遵循著嚴格的經濟學法則,憑一條「纖細的可視性之線的折返」就構成。換言之,德勒茲說的沒錯,布置(僅管傅柯還沒開始使用這個詞)是一條力線,但或許必需等到《萊布尼茲與巴洛克》時德勒茲才會進一步強調,其必然是一條彈性曲扭之線(而絕非直線)。


這個布置(或任何傅柯的布置)涉及我們!


就位於布置所清理、設計與保留的(「精確卻無差別」)位置上,就是主體。

即使是將近400年後的今天,誰前往觀看這幅魔圖,誰就被布置所捕捉、吞噬。

無一例外。




1 則留言:

  1. "Si l’on imagine un cercle l’infini, l’on s’aperçoit que son diamètre s’identifie avec sa circonférence puisque tous deux sont infinis, et que, dans ces conditions, la ligne droite n’est pas différente de la ligne courbe." Blanchot "Nicolas de Cues"

    回覆刪除